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óng

xīn

tóng

同心同德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出处: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语法:

      同心同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 英语:

      work with one mind

    • 日语:

      一心同体(いっしんどうたい)である

    • 俄语:

      единодушие и сплочённость

    • 其他:

      <德>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拉>uno animo

    • 近义词:

      同心协力、同心戮力、风雨同舟、一心一德、同舟共济、同心合力、同甘共苦、分甘共苦、和衷共济、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守望相助

    • 反义词: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各怀鬼胎、三心二意、各行其是、分崩离析、貌合神离、明争暗斗

出处

    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尚书·泰誓中》

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tóng,tòng
    tóng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
  • 读音: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
  • 读音:tóng,tòng
    tóng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
  • 读音:dé
    (1)(名)好的品行:美~。(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3)(名)姓。

与同心同德相关的成语

与同心同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