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quán

gōng

jìn

全功尽弃

成语意思

    • 解释: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 出处:

      《战国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语法:

      全功尽弃作谓语、定语;指白费力气。

    • 示例: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近义词:

      前功尽弃

出处

    上年所议各条,全功尽弃,未免可惜。

    -----清·佚名·《筹办夷务始末·四一·咸丰九年七月·1634·何桂清奏》

成语故事

    根据《战国策·西周策》记载,秦昭王雄心勃勃,誓要一统天下,于是派遣了威名赫赫的大将白起,率领秦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韩国与魏国的众多城池,令天下震惊。秦军随后如猛虎下山,频繁在韩、魏两国领土上驰骋,深入其腹地,不断扩大战果。时至公元前281年,秦昭王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意图一举将其拿下。得知此消息的谋士苏厉,心中忧虑万分,他紧急面见周赧王,直言不讳道:“若大梁有失,周室安危亦将悬于一线!”周赧王闻之色变,连忙向苏厉询问破解之策。苏厉深思熟虑后,提出一个妙计:若能说服白起将军主动撤军,则危机可解。他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秦营,向白起陈情:“将军您已屡建奇功,不仅让韩、魏两国元气大伤,更亲手斩杀了魏国名将师武,北方大片疆土也尽归秦有,您的威名已响彻四海。而今,若执意继续攻打大梁,一旦遭遇不测,恐将前功尽失,得不偿失。不如借此机会,以病体为由,暂且收兵,如此既能保全您的赫赫战功,又能避免无谓的牺牲。”白起将军听后,深以为然,最终决定采纳了苏厉的建议,下令秦军停止了对魏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这样,一场可能引发的更大规模的战争得以避免,而白起将军的英名也得以保全。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uán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3)(副)整个:~校。(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5)姓。
  • 读音:gōng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 读音:jìn,jǐn
    jìnjǐn1.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4. 都,全:尽然
  • 读音:qì
    (动)放弃;扔掉。

与全功尽弃相关的成语

与全功尽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