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óu

zhī

chái

投之豺虎

成语意思

    • 投之豺虎解释:

      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 投之豺虎出处:

      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 投之豺虎语法:

      投之豺虎作谓语;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

    • 投之豺虎近义词:

      投畀豺虎

出处

    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宋·陈亮·《寄何茂恭文》

成语故事

    周幽王在位时期,宫廷内发生了一桩令人扼腕的冤案。一位姓孟的小臣无辜被人诬陷,遭受了残酷的宫刑。他对那些恶毒的诽谤者和陷害者怀有深深的恨意,便写下一首名为《巷伯》的诗,以此表达自己对遭受迫害的愤恨之情。诗中有一节写道:“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这几句诗的意思是:那个恶毒的诽谤者,是谁给他出的恶毒主意?应该将那些造谣生事的人捉住,把他们扔给豺狼虎豹,让他们成为野兽的盛宴。这就是成语“投畀豺虎”的出处,形容对坏人极端愤恨并予以惩治。该成语也被称作“投之豺虎”。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3)(动)投射。(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6)(动)迎合。(7)(副)临;在…之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chái
    (名)一种哺乳动物。形状像狼而小;性情残暴;常成群出动伤害家畜。也叫“豺狗”:~狼。
  • 读音: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

与投之豺虎相关的成语

与投之豺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