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dǒng

zhí

董狐直笔

成语意思

    • 解释: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语法:

      董狐直笔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出处

    乙丑(九月二十七日),赵穿(赵盾之从父昆弟之子)攻灵公于桃园。宣子(赵盾)未出山(晋国境内之山)而复。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晋灵公,年轻时就当了国君。他十分骄横,曾用弹弓射击行人,以此取乐。一次,厨师卖的熊掌不合他的口味,一气之下把厨师杀了。国相赵盾多次劝谏,他非但不听,还怀恨在心,多次设计要害赵盾。赵盾见国君无法挽救,就出奔他国。赵盾还未越出国界,听说堂兄弟赵穿把晋灵公杀了。赵盾立即回到京城,拥立晋成公为国君。这时,史官董狐已将这一事件载入史册,写“赵盾弑其君”。赵盾一见大为吃惊,立刻向董狐作解释,声称自己没有弑君之罪。可董狐道:“你身居相位,事件发生前虽然出走了,但还没有离开国境,回京后又没有惩办凶手,这弑君之罪不负,该有谁负!”后来,孔子赞扬董狐是个好史官,能不加隐讳地直书实。”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dǒng
    (1)(动)监督管理。(2)(名)董事。(3)姓。
  • 读音:hú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2)(Hú)姓。
  • 读音:zhí
    (1)(形)成直线的。(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6)(形)直爽;直截
  • 读音: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3)(动)用笔写出:代~。(4)(名)笔画:“大”字有三~。(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

与董狐直笔相关的成语

与董狐直笔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