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ǒu

ròu

xíng

shī

走肉行尸

成语意思

  • 解释: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出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 语法:

    走肉行尸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 示例:

    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出处

    (大钟面叱之曰)东楼夫子,走肉行尸,若辈恃此冰山,赤日一出,势将压覆。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三编·四·钟雅》

成语故事

    据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任末的人,他虽出身贫寒,但热爱学习,通过自学终于成为了博学之士。他曾经在一片树林边建起了一个简陋的茅草屋,并以此作为书房。他用削尖的荆条来代替笔,用树液和烟灰混合制成墨。在月光下,他常熟读诗书;在无月之夜,他就点燃蒿草,借着微弱的光线阅读。读书时若有心得就会写在衣服上。任末在临终之际对学生们说:“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意思大概是:那些勤奋学习的人,即使离世,也仿佛仍在世间留下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纵然活着,也是只能行走但没有灵魂的一具驱壳,毫无生活的意义。成语“行尸走肉”由此诞生,用于比喻庸碌无为、精神空虚、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该成语也被称作“行尸走骨”、“走肉行尸”等。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zǒu
    (1)(动)跑(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3)(动)移动:挪动:挪动(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 读音:ròu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
  • 读音:háng,xíng
    hángxíng1.行列:双~|杨柳成~。2.排行:您~几?3.行业:内~|同~|在~|懂~。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1.行为举止:品~|操~
  • 读音:shī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

与走肉行尸相关的成语

与走肉行尸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