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ǐng

shēn

ér

chū

挺身而出

成语意思

    • 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 语法:

      挺身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 英语:

      come out boldly

    • 日语:

      勇敢(ゆうかん)に立(た)ち上(あ)がる

    • 俄语:

      смело выступить<смело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борьбу>

    • 其他:

      <德>tapfer hervortreten<法>se redresser courageusement

    • 近义词:

      自告奋勇、见义勇为

    • 反义词:

      退避三舍、畏缩不前、畏葸不前、缩头缩脑、踌躇不前、强人所难、袖手旁观

出处

    娥亲乃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桩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

    -----晋·皇甫谧·《列女传》

成语故事

    《旧唐书》中记载的这段历史,正是成语“挺身而出”的由来。它描述了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勇敢地站出来,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情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权力面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李建成作为皇太子,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威望更高的李世民所威胁,于是与李元吉勾结,企图谋杀李世民。李世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保护自己和手下的亲信。在精心策划之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了伏兵,等待李建成的到来。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防备地进入玄武门时,李世民突然发动袭击,成功地将他们二人射杀。然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并不甘心失败,他们纠集了两千名精兵,由冯立、谢叔方等人率领,前来攻击李世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李世民的手下们陷入了紧张与混乱之中。此时,驻守在玄武门的宿卫将领敬君弘,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他并没有被敌人的强大兵力所吓倒,反而选择了挺身而出,带领手下的士兵们勇敢地迎击敌人。尽管有人劝他等待援兵的到来,但敬君弘深知形势的紧迫,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反击。在敬君弘的英勇带领下,士兵们奋勇杀敌,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最终因为兵力悬殊而失败,但敬君弘的勇敢和担当精神却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赞誉。这段历史被后人传颂为“挺身而出”的成语故事,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的人。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也展现了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tǐng
    1.硬而直:笔~。~立。~然屹立(坚强地直立着)。2.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胸。~着脖子。3.勉强支撑:他有病还硬~着上班。4.特出;杰出:英~。~拔。5.很:这花~香。他学习~努力。心
  • 读音:shēn
    (1)(名)身体:~上。(2)(名)指生命:奋不顾~。(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6)(名)(~儿)(量)用于衣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

与挺身而出相关的成语

与挺身而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