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鼓
shé
舌
yáo
摇
chún
唇
一般成语
四字成语
皷舌摇脣
ㄍㄨˇ ㄕㄜˊ 一ㄠˊ ㄔㄨㄣˊ
GSYC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同“鼓唇摇舌”。
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鼓舌摇唇作谓语、宾语;指挑拨是非。
引线针儿,伐柯斧具,鼓舌摇唇,婚男嫁女,花红羊酒是常仪。明·周履靖《锦笺记·联姻》
flap one's lips and beat one's tongue
鼓唇摇舌、鼓唇咋舌
出处
尔(指孔丘)作言造语,妄称文武……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
成语故事
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名叫盗跖。盗跖有随从九千人,横行天下,在诸侯间攻打施暴,穿穴屋室,解脱门枢,驱赶人家的牛马,抢占人家的妻女,贪得无厌,忘却亲友,不顾念父母兄弟之情,也不祭祀先祖。他们所过之处,大国紧守城门,小国遁入小城自守,老百姓苦不堪言。 孔子对柳下惠说:“做父亲的,一定要教训好自己的儿子;做哥哥的,一定要能开导自己的弟弟。如果父亲不能训示儿子,哥哥无法教育弟弟,那么,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血亲关系也就不值得珍惜了。如今,您是世上有才能的人,您的弟弟盗跖却是天下的公害。您不能教育他,我为您感到耻辱。我想替您去开导他。” 柳下惠说:“您老先生说为父者一定能训示儿子,为兄者一定能教育弟弟,但是,如果儿子不愿听父亲的训示,弟弟不想受哥哥的教育,即使您讲了一大堆道理,又有什么用处呢!况且,盗跖为人思想活跃,经常令人捉摸不定,他很强大,能够抗拒劲敌;又能言善辩,足以掩饰自己的过失。您符合他的心意,他就高兴,您违背了他的想法,他发起怒来,动不动就用言语侮辱您。所以我奉劝先生,您一定不要去啊!” 孔子不听柳下惠的劝告,命颜回驾车,子贡在车右陪乘,前去见盗跖。盗跖正带领随从在南坡上休息,并用人肝做成肴馔而大嚼特嚼。孔子下了车,拜见了盗跖手下的传达者,说:“鲁人孔丘,听说盗跖将军德高义重,特来拜见。” 传达者进去通报,盗跖大怒,双眼圆睁如明星,怒发冲冠,说:“这个老东西就是鲁国的巧伪人孔丘吧?替我转告他几句话:‘你花言巧语,用文武之道做幌子,带着浮华雕饰的帽子,七枝八权的,好像树枝一样;系着用牛皮做成的大革带;多嘴滑舌,乱说一通;不耕田却吃得饱饱的,不织布却穿得美美的;摇动嘴唇,鼓动舌尖,随意拨弄是非,欺骗天下的君主;使天下的学士舍本逐末,追求什么孝悌之道而寻求发财。你孔丘恶大罪重,赶快给我滚回去!不然,我挖出你的心肝做菜肴吃!’” 一顿批头盖脸的训斥,弄得孔子羞气交加,浑身哆嗦,嘴里嘟囔着:“不可理喻!不可理喻!”转身败兴而回。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鼓舌摇唇相关的成语
与鼓舌摇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