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ān

一叶迷山

成语意思

    • 解释: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 语法:

      一叶迷山作宾语、定语;指头脑简单。

    • 近义词: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出处

    后世拘墟之士,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目所不见,率以仲尼“不语”为群。

    -----清·高珩·《聊斋志异序》

成语故事

    楚国有个书生,在阅读古籍时偶然发现了一段奇异的记载:“螳螂捕蝉时,会利用一片树叶遮挡自己,若有人得到这片树叶,便能隐身。”于是,他满怀希望地每天深入林间,寻觅这片神奇的树叶。终于有一天,他目睹了一只螳螂利用树叶捕蝉的场景,他急忙摘下那片树叶。然而,由于太过激动,树叶不慎从他手中滑落,与地上的其他落叶混在一起。他焦急地在落叶中搜寻,最终只能无奈地将所有树叶一并带回家。回到家,他逐一尝试,每拿起一片树叶遮住眼睛,便询问妻子:“你能否看见我?”妻子最初总是回答:“能看见。”直到他多次尝试后,妻子或许为了摆脱他的纠缠,终于不耐烦地说:“看不见了。”书生大喜,以为真的找到了那片神奇的树叶,便带着它前往市集企图行窃。然而,他的行径很快就被人们发现,并被扭送至县衙。县官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不禁摇头叹息:“你真是被一片树叶蒙蔽了双眼,连泰山都看不见了。”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叶障目”,也称作“一叶迷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用来形容一个人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无法看到事情的全貌或真相。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
  • 读音:yè,xié
    yèxié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3. 同“页
  • 读音:mí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 读音: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与一叶迷山相关的成语

与一叶迷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