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kǒu

tūn

shēng

杜口吞声

成语意思

    • 解释: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 语法:

      杜口吞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 近义词:

      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出处

    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黄节》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dù
    (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姓。(3)(动)堵塞:防微~渐。
  • 读音: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
  • 读音:tūn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2)(动)并吞;吞没:侵~|鲸~。
  • 读音:shēng
    (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

与杜口吞声相关的成语

与杜口吞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