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xiāng

féng

hèn

wǎn

相逢恨晚

成语意思

    • 解释:

      见“相见恨晚”。

    • 出处:

      宋·吴儆《念奴娇》词:“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 语法:

      相逢恨晚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彼此投合。

    • 英语:

      regret to have not met somebody before

    • 近义词:

      相见恨晚

出处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拆。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

    -----宋·吴儆·《念奴娇(其三)》

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因自己的才华未得到应有的赏识,遂决定拜访卫青将军。卫青将军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然而由于汉武帝对主父偃并不了解,因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主父偃当时身无分文,诸侯宾客皆对他嗤之以鼻。在困顿之际,主父偃决定直接向朝廷上书,表达他的见解和主张。奏疏送达后,汉武帝在当天傍晚便召见了主父偃。 主父偃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九项议题,其中八项涉及律令改革,另一项则针对匈奴的讨伐策略。与此同时,徐乐和严安也各自上书,对朝廷政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汉武帝将三人一并召见,并感慨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这句话意味着:“你们以前都在哪里呀,为何我现在才得以与你们相见!”随后,这三人被任命为郎中。 主父偃因多次上书谈论政事,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汉武帝对其十分赏识,不断提拔他的官职。最终,主父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并被封为平津侯。 这个故事后来演化出了成语“相见恨晚”,用来形容彼此意气相投,却因种种原因而相见甚晚的遗憾情感,有时也写作“相得恨晚”、“恨相见晚”或“相逢恨晚”等。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
  • 读音:féng
    (1)(动)遇到;遇见:相~|遭~。(2)(动)迎合。
  • 读音:hèn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
  • 读音:wǎn
    (1)(名)晚上:夜~。(2)(副)时间靠后的:~餐|~场。(3)(副)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冬|~婚。(4)(副)后来的:~霜。(5)(名)旧时后辈对前辈自称(用于书信):~辈。(6)姓。

与相逢恨晚相关的成语

与相逢恨晚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