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ù
木
niú
牛
liú
流
mǎ
马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木牛流馬
ㄇㄨˋ ㄋ一ㄡˊ ㄌ一ㄡˊ ㄇㄚˇ
MNLM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木牛流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
出处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成语故事
在与司马懿于祁山的激烈对决中,诸葛亮于葫芦谷巧妙地构思并制造出了木牛流马这一运输神器。一日,长史杨仪愁容满面地向诸葛亮报告粮食运输的艰难困境,诸葛亮却显得胸有成竹,淡然回应道:“我早已胸有成竹,正紧锣密鼓地制造木牛流马,它们将能昼夜不息地为我们搬运粮草。”不久,木牛流马顺利制成,右将军高翔率领着一千精兵,驾驭着这些神奇的木牛流马,不辞辛劳地穿梭在运输线上,确保了粮草的及时供应。司马懿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随即派遣张虎、乐琳两位勇将,率领精锐部队伪装成蜀军,成功抢夺了几匹木牛流马,并据此仿制出了两千多匹。他命令镇远将军岑威,也利用这些木牛流马来运送魏军的粮草。然而,诸葛亮早已料定司马懿会有此举,他暗中派出大将王平,化装成魏军士兵混入运输队中,出其不意地将护粮的魏军士兵全部击败,成功夺回了被抢走的木牛流马。王平归来后,诸葛亮向他透露了一个秘密:木牛流马的舌头上藏有精巧的机关,只要将其扭转,木牛流马就会停止行动;再次扭转,它们又能重新行走。而魏军对此却一无所知。当蜀军的援军赶到后,魏军发现自己手中的木牛流马因无法启动而变成了累赘,只得无奈地放弃它们,仓皇逃窜。后来,这段传奇故事逐渐演化出了一个成语——“木牛流马”,原本用来形容诸葛亮那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后来则引申为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性。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木牛流马相关的成语
与木牛流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