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
折
yāo
腰
wǔ
五
dòu
斗
一般成语
四字成语
摺腰五鬥
ㄕㄜˊ 一ㄠ ㄨˇ ㄉㄡˋ
SYWD
补充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折腰五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元·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一个弃彭泽折腰五斗,一个别苏门一声长啸。”
折腰升斗
出处
(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唐·李延寿·《晋书·陶潜传》
成语故事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然而,由于家道中落,他失去了显赫的门第,纵有真才实学,也难以在官场发迹。后来,他经人推荐,到彭泽担任县令。陶渊明任职期间,郡里的太守派来一名督邮到彭泽督察。督邮虽级别不高,但因代表太守来县乡督察,所以权势很大。这位督邮傲慢自大,一到彭泽的旅馆,就差县吏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听到消息后,对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感到厌恶。当他准备去见督邮时,县吏提醒他必须穿上官服,并束上大带,否则督邮会在太守面前说他的坏话。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声,表示不能为五斗米的官俸而向这种小人折腰。随即,陶渊明取出官印,写好辞职信,辞去了彭泽县令的职务,从此归隐田园。“折腰五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为了微薄的俸禄而不得不向权贵低头,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而陶渊明的故事,则展现了他清高、有骨气的品质,宁愿放弃官职,也不愿向权贵低头。这个成语和故事,都成为了后世表达清高、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折腰五斗相关的成语
与折腰五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