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nián

zhī

bìng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语意思

    • 解释: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语法: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

    • 示例:

      你这样做等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近义词: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出处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就夏桀和殷纣的灭亡有如下看法:桀与纣失天下就是因为他们丧失了百姓的拥护,如果有君主推行仁政就能统一天下,现今有人想一统天下就像得了7年的病去求蓄积3年以上的艾草灸治一样,不立志施行仁政,那么一辈子也不能统一。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ī
    (1)(数)数目。(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读音: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bìng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3)(名)心病;私弊:弊~。(4)(名)缺点;错误:语~|通~。(5)(动)〈书〉祸害
  • 读音:qiú
    (1)(动)请求:~救|~教。(2)(动)要求:精益~精。(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5)姓。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读音: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ài,yì
    àiyì1.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2.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3. 止,绝:方兴未艾。4. 美好:少(shào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5. 姓。1.

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相关的成语

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