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ér

侧足而立

成语意思

    • 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 语法:

      侧足而立作谓语;指人敬畏或惧怕。

    • 示例:

      他吓得侧足而立

出处

    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cè,zè,zhāi
    cèzèzhāi1. 旁:侧面。侧影。侧门。侧室。侧翼。侧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2. 斜着:侧重(zhòng )(偏重)。侧射。侧卧。侧枝。侧芽。辗转反侧。3. 卑陋:侧陋(a.偏僻简陋;b
  • 读音:zú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5)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2)(形)直立的。(3)(动)建立;制定。(4)(动)指君主即位。(5)(动)存在;生存。(6)(副)立刻。(7)(Lì)姓。

与侧足而立相关的成语

与侧足而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