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ào

zhì

hàn

zhì

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意思

    • 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 语法:

      拔赵帜易汉帜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战胜对方。

    • 示例:

      妻与生用拔赵帜易汉帜计,笑而行之。清·薄松龄《聊斋志异·人妖》

    • 英语:

      to pull up others' flag and replace it with one's own--to take somebody's place

    • 近义词:

      拔帜树帜

出处

    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故事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描述了韩信率领汉军攻打赵国的故事。赵国的成安君陈馀在井陉口集结了军队,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当汉军即将到达井陉口时,韩信先挑选了二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赤色的汉军旗帜,然后抄小路埋伏在赵军营地的附近。接着,韩信故意让汉军背水列阵,以此引诱赵军出击。赵军果然中计,出击汉军。汉军假装战败,向后撤退。赵军见汉军败退,便空营追击。此时,原先埋伏的汉军轻骑兵迅速进入赵军的空营,拔掉了赵军的旗帜,换上了汉军的旗帜。赵军追击未果,转而回营,一看军营里全是汉军的旗帜,顿时惊乱四散,最终为韩信所击败。成安君陈馀在泜水上被斩杀。后来,“拔赵帜易汉帜”这个成语就用来指代韩信的这次军事行动,也用来比喻更换名号,取而代之。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人妖》中,提到“妻与生用拔赵帜易汉帜计,笑而行之。”这里的意思是妻子和丈夫使用了类似于韩信的计谋,即改变现状,更换名号或地位,并且笑着执行了这个计划。 在柳亚子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中,“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则是用来比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新兴力量崛起,取代了旧的势力或制度。

字义分解

  • 读音: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2)(动)吸出:~毒|~火罐。(3)(动)挑选:选~|提~。(4)(动)攻取:~据点。(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6)(动)起动:~
  • 读音:zhào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2.姓。
  • 读音:zhì
    (名)旗帜;旗子:旗~|独树一~。
  • 读音: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2)(形)平和:平~近人。(3)(形)〈书〉轻视。(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5)姓。
  • 读音:hàn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2)(名)后汉。(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4)(名)汉族:~人|~语。(5
  • 读音:zhì
    (名)旗帜;旗子:旗~|独树一~。

与拔赵帜易汉帜相关的成语

与拔赵帜易汉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