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ōng

yún

zhī

jié

松筠之节

成语意思

    • 解释: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 出处: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 语法:

      松筠之节作宾语;指人的气节。

    • 示例:

      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有松筠之节

出处

    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

成语故事

    在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驾崩,年幼的静帝宇文阐继位,由于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此时,内史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伪造了诏书,召杨坚入宫辅政,从而让他掌握了军政大权。面对这样的权力更迭,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抗,并得到了各州郡的广泛响应,连雍州牧毕王宇文贤等六王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然而,杨坚迅速采取行动,果断地杀掉了毕王宇文贤,而对其他五王则采取了以礼相待的策略,以稳定局势。 在这个关键时刻,后梁的大臣柳庄奉明帝萧岿之命进入关中,与杨坚会面。杨坚在召见柳庄时,表达了对萧岿过去深蒙照顾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保持忠诚和合作。他向柳庄表示:“梁主历来光明磊落,一直对我朝廷表示忠诚。如今,皇上年幼,我受托辅政,深感责任重大。我相信梁主将继续保持他的英明和坚定,彰显出如同松树和竹子般的坚贞节操。”柳庄回到后梁后,向萧岿详细禀报了杨坚的友好结交之意,并劝说萧岿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萧岿听取了柳庄的建议,决定保持冷静和克制。不久之后,杨坚大举征讨尉迟迥的反抗势力,最终尉迟迥毙命。由于萧岿没有轻举妄动,因此没有受到杨坚的迫害。这次事件也催生了一个成语“松筠之节”,用于比喻人有刚毅坚贞的节操,也作“松筠之操”。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杨坚对萧岿的赞誉和期望,也体现了柳庄的智谋和远见。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sōng
    (1)(名)松科植物总称:~科植物。(2)(形)松散:~~垮垮。(3)(动)使……松:~~腰带|~~琴弓。(4)(形)经济宽裕:大手大脚;手~得很。(5)(动)解开;放开:~手|~绑。(6)(名)用鱼
  • 读音:yún,jūn
    yúnjūn1. 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2. 竹子:“柴门空闭锁松筠”。1. 〔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jié,jiē
    jiéjiē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

与松筠之节相关的成语

与松筠之节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