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liáng

yào

kǒu

良药苦口

成语意思

    •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语法:

      良药苦口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规劝。

    • 示例:

      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

    • 英语:

      Good advice; like medicine; is hard to take.

    • 日语:

      良薬(りょうやく)は口に苦し

    • 俄语:

      доброе лекáрство горько во рту

    • 其他:

      <德>eine heilsame Arznei schmeckt bitter

    • 近义词:

      忠言逆耳

    • 反义词: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甜言蜜语、花言巧语

出处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成语故事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药吃起来虽然觉得很苦,但是聪明的人却会勉强自己喝下它,因为知道吃下之后能够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很难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却会听从,因为知道采纳之后可以成就大业。后来“良药苦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能治好病的药,多味苦难咽;亦用于比喻谏言多不顺耳,但却有益于人。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liáng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4)(Liánɡ)姓。
  • 读音:yào
    (1)(名)治病、治病虫害的物品。(2)(名)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3)(动)〈书〉用药治疗:不可救~。(4)(动)用药毒死:~老鼠|~虫子。(5)姓。
  • 读音:kǔ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2.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3.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
  • 读音: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

与良药苦口相关的成语

与良药苦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