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七
bù
步
zhī
之
cái
才
常用成语
四字成语
ㄑ一 ㄅㄨˋ ㄓ ㄘㄞˊ
QBZC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之才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seven-pace talent
文不加点、倚马可待、出口成章
呆头呆脑、江郎才尽、七步成诗
出处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成语故事
汉末, 曹操的儿子曹丕从汉献帝手里篡夺了帝位, 称魏文帝。文帝的同母弟东阿王曹植, 十来岁时就能吟诗作赋, 而且写得又快又好。曹操生前特别喜欢他,曹丕则常怀忌妒。一次, 文帝狠巴巴地对曹植说:“人家都说你才思敏捷, 可我没有面试过。现在限你七步之内, 就要写成一首诗; 如果不能,我就要行大法, 治你欺诳之罪。”曹植无奈, 只得遵命。他还没走满七步, 就做了首诗, 大意是: 煮豆做汤菜, 豆汁熬出来。豆萁在锅底下烧, 豆子在锅里吱吱叫。它们原是同一支根上长出来的, 为什么要这样自相煎熬。据说曹丕听了, 也深深感到内疚哩。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七步之才相关的成语
与七步之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