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qián

zhì

hòu

跋前踬后

成语意思

    • 解释: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语法:

      跋前踬后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 示例: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踬后,日不聊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

    • 英语:

      nonplus

    • 近义词: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左右为难、动辄得咎

    • 反义词:

      势如破竹、无往不利、当机立断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bá
    (1)(动)翻山越岭:~山涉水。(2)(动)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一般为鉴定、评价、考释等:序~。
  • 读音:qián
    (1)(名)空间或位置在正面的:~门|村~村后。(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缩不~|停滞不~|一往无~。(3)(名)次序靠近头里的:~排|~三名|~者。(4)(名)过去的;较早的:~天|从~|~功
  • 读音:zhì
    (1)〈书〉(动)被东西绊倒。(2)〈书〉(动)比喻事情不顺利。
  • 读音: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

与跋前踬后相关的成语

与跋前踬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