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án

cán

大言不惭

成语意思

    • 大言不惭解释: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 大言不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 大言不惭语法:

      大言不惭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大言不惭示例:

      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大言不惭的说着,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梁斌《红旗谱》四二)

    • 大言不惭英语:

      boast without shame

    • 大言不惭日语:

      憶面 (おくめん)もなく大口を叩 (たた)く

    • 大言不惭俄语:

      говорить не краснéя

    • 大言不惭其他:

      <法>se vanter,fanfaronner effrontément

    • 大言不惭近义词:

      大吹大擂、自卖自夸、出言不逊、大吹法螺、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大吹牛皮、大张其词

    • 大言不惭反义词:

      不露锋芒、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出处

    其言之不作,则为之也难。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

成语故事

    孔夫子的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谨的,他最反对言行不一的行为。有一次,他对学生说:“那班口出大言的人,似乎一点不觉得惭愧,若是要他们干出点事来,就有困难了。”还有一次孔子又说:“话说得多,做的很少,这是一个正人君子认为可耻的。” 宋朝的朱熹对孔子的有关言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朱熹在注解孔子的这句话时说:“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大言不惭,那么他一定没有什么客观实际的志向,所以也就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话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要他去践行自己大言不惭的诺言,怎么可能不困难呢!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dà,dài
    dàdàit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
  • 读音:yán
    (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cán
    (形)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大言不~。

与大言不惭相关的成语

与大言不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