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án

jiǔ

dǐng

一言九鼎

成语意思

    • 一言九鼎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 一言九鼎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一言九鼎语法:

      一言九鼎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 一言九鼎示例: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 一言九鼎英语:

      solemn promise

    • 一言九鼎近义词:

      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言出如山

    • 一言九鼎反义词:

      人微言轻

出处

    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传》

成语故事

    战国后期,秦国出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小难以抵抗,决定派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搬救兵。赵胜这个人平时礼贤下士,门下收养了数千宾客(也称作食客),赵胜决定从门下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宾客一同前往。他选来选去,只选中了十九名。这时,毛遂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求与平原君同行。赵胜问毛遂:“先生你到我门下几年了?”毛遂答:“三年。”赵胜说:“我听说有能力的人,生活在世上,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很快就会显示出来。先生来了三年,周围的人没有提起,我也闻所未闻,可见先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先生还是留下吧。”毛遂说:“那我今天就请你把我放进布袋里,如果你早把我放进布袋,我早就脱颖而出了,问题是你过去没有把我放进布袋而已。”赵胜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同意带他前往楚国。以上也就是成语“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的典源。平原君赵胜到了楚国,拜见了楚王,陈述赵楚两国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从早上说到中午,楚王就是不表态。赵胜的十九个宾客公推毛遂出面劝说楚王。毛遂按剑跨步上前先对赵胜说:“说明一件事的利害,有几句话就够了,今天说了这么久,还不能决定,到底为什么?”楚王见状就问:“他是谁?”赵胜答:“是我的门客。”楚王大声斥责道:“还不快退下,我与你的主人议事,哪轮得到你说话!”毛遂按剑挺胸说道:“大王你所以斥责我,是凭借楚国地广人多,但现在您和我相距仅十步之遥,楚国再大也帮不了你,大王的性命就在毛遂的手里,你还有什么威风可抖呢?楚国是大国,方圆五千里,军队有百万,却在以往与秦国的交战中三战皆败,有辱您楚王的先人,这是世代的怨仇,赵国都为你感到羞耻,而大王你却无动于衷。联合抗秦,说到底是为楚国而不是为赵国啊!”一席话说得楚王羞愧难当,又为毛遂的勇气和胆略所慑服,连声说道:“先生说得对,说得对,为了楚国的长久安定,我愿听从先生之言。”毛遂接着问:“条约可以订了吗?”楚王回答:“当然。”于是,楚王与平原君当场歃血为盟。平原君终于完成了使命,回到赵国后,他感慨地说出了文首的那段话。后来,楚国的援兵迅速赶到赵国,秦国慑于楚赵两国的联合,退兵返回函谷关,邯郸之围终于解除。毛遂的一席话,挽救了一个国家,真可谓“一言九鼎”。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
  • 读音:yán
    (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
  • 读音:jiǔ
    [ jiǔ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 读音:dǐng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2)(副)正当、正在:~盛。

与一言九鼎相关的成语

与一言九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