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qiǎo

yán

lìng

巧言令色

成语意思

    • 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 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语法:

      巧言令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1)这个人常巧言令色,讨好他人,借以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2)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 英语:

      clever talk and an ingratiating manner

    • 日语:

      巧みなことばと媚(こ)びる顔付(かおつ)き

    • 近义词: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 反义词: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辞严义正、疾言厉色、声色俱厉

出处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东周·孔子·《论语·学而》

成语故事

    在《书经·皋陶谟》中,有一段关于夏代禹与士师皋陶关于如何塑造贤明君王的深刻对话被详细记载。皋陶坚持认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能够明辨是非、洞察秋毫,善于识别并使用人才,以及确保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和乐的生活。禹对此表示深深的赞同,但同时他也感慨,即使是这样的理想状态,也极其难以达到,即使是舜帝那样的圣明君主也难以完全做到。皋陶进一步解释说:“倘若一位君主能够同时拥有智慧和仁德,那他又何必担忧像驩兜这样的奸臣作乱呢?又何必驱逐苗族这样的异族呢?又何需畏惧那些善于巧言令色、表面虚伪而内心阴险的小人呢?”他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智慧与仁德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奸臣和异族时应有的态度和策略。成语“巧言令色”正是源自这段对话,它也被称作“令色巧言”或“巧言善色”,用以形容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和谄媚虚伪的表情来讨好或欺骗他人的人。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iǎo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4)(形)虚浮
  • 读音:yán
    (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
  •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ínglǐnglìng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

与巧言令色相关的成语

与巧言令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