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gǒu

一字不苟

成语意思

    • 解释: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 语法:

      一字不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示例:

      朱自清《公园》:“说到后来,嗓子沙了,还是一字不苟的喊下去。”

    • 近义词:

      字斟句酌

出处

    其文蔚茂驰骋,盖将包罗众体,而一字不苟,读之亹亹而无厌也。

    -----宋·陈亮·《陈亮集·一六·题喻季直文编》

成语故事

    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一”字改为“半”字,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一”字改为“半”字。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
  • 读音: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2)(名)(~儿)字音:咬~儿。(3)(名)字体:篆~|草~。(4)(名)书法的作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gǒu
    (1)(形)随便:一丝不~|不~言笑。(2)(Gǒu)姓。(3)(连)〈书〉假使;如果。

与一字不苟相关的成语

与一字不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