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máo

dùn

鬻矛誉盾

成语意思

    • 解释:

      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 语法:

      鬻矛誉盾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

    • 近义词:

      自相矛盾

出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成语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以贩卖矛和盾为生。这个楚国人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不遗余力地夸赞它们。他先是拿起自己的矛,向围观的人群吹嘘道:“我这把矛,可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无论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被它刺穿!”人群听后,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接着,他又拿起自己的盾,同样自信满满地炫耀:“而我手中的这块盾,则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透它!”人群再次被他的言辞所吸引,开始议论纷纷。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击中了楚国人的要害,他顿时哑口无言,无法自圆其说。在众人的嘲笑和讽刺声中,他只能尴尬地收起自己的矛和盾,灰溜溜地离开了。

字义分解

  • 读音:yù
    (动)〈书〉卖:~歌|~画|~文|~文为生。
  • 读音:máo
    1.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长~。~盾。2.姓。
  • 读音:yù
    (1)(名)名誉:荣~|~满全球。(2)(动)赞美;称赞
  • 读音:dùn
    (1)(名)古代打仗进攻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牌。(2)(名)盾形的东西:金~。

与鬻矛誉盾相关的成语

与鬻矛誉盾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