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ì

zhū

gāo

置诸高阁

成语意思

    • 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出处: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 语法:

      置诸高阁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 示例:

      他早就把此事置诸高阁

    • 近义词:

      置之高阁、束之高阁

出处

    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近代·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

字义分解

  • 读音:zhì
    (1)(动)搁;放:~备|~身|置放。(2)(动)设立;布置:~办|设~。(3)(动)购置:添~。
  • 读音:zhū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2)姓。(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 读音: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4)(形)等级
  • 读音:gé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2)(名)藏书的地方。(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4)(名)特指女子

与置诸高阁相关的成语

与置诸高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