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gǒu

一丝不苟

成语意思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语法:

      一丝不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 示例:

      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 英语:

      not to be the least bit negligent

    • 日语:

      すこしもいい加減(かげん)にしない

    • 俄语:

      со всей тщательностью<не упускать ни одной мелочи>

    • 其他:

      <德>etwas sehr genau nehmen<法>mettre beaucoup de ponctualité et de minutie à exécuter une chose

    • 近义词:

      小心谨慎、小心翼翼、不苟言笑、精益求精、尽心竭力、谨小慎微

    • 反义词:

      粗枝大叶、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出处

    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皇帝明令禁止宰牛。然而,有一位虔诚的回教徒,为了品尝牛肉的美味,暗地里以五十斤牛肉贿赂了县官汤奉。汤奉自己也是回教徒,面对牛肉的诱惑,他犹豫不决,既想品尝,又不敢公然违背皇令。于是,他向同僚张敬斋寻求建议。张敬斋思考片刻后说:“明日早堂,可将这位先生带来,给予他几十下的杖责以示惩戒,再取一面大枷,将牛肉置于其上,让他枷着这堆牛肉游街示众。同时,在旁张贴告示,详细阐述他的违规行为。如此一来,一旦上司得知,定会赞赏世叔您执法如山、毫不含糊的态度,升迁之日定将不远。”这段话的意思是,汤奉可以通过对违规者的严厉处罚来展示自己的公正无私,同时又能巧妙地满足自己对牛肉的渴望,而不至于直接违背皇令。通过这种方法,他既能维护自己的声誉,又能得到上级的赏识。后来,“一丝不苟”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以形容办事态度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
  • 读音:sī
    (1)(名)蚕丝。(2)(名)像丝的物品。(3)(名)万分之一。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gǒu
    (1)(形)随便:一丝不~|不~言笑。(2)(Gǒu)姓。(3)(连)〈书〉假使;如果。

与一丝不苟相关的成语

与一丝不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