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rán

méi

zhī

燃眉之急

成语意思

  •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语法:

    燃眉之急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心情等。

  • 示例:

    此在目前,实救燃眉之急。(叶圣陶《前途》)

出处

    及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夏口,有燃眉之急,岂有管、乐万分之一耶?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典出《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近闻玄德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有燃眉之急。”汉献帝时,曹操作了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权恣肆达到顶点,各地汉室的皇族,见曹操专权恣肆,纷纷起来反抗,这时东吴孙权,也不听号令。曹操要统一天下,他分别打败了刘表、刘琦,与刘备在新野等地交战,刘备因地狭兵少,无法支持。孙权见曹操大兵压境,也有点害怕起来,派鲁肃到刘备那里,打探消息,并和刘备商议,刘、孙两方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但是孙权的文臣们,见曹操兵力强大,不敢抵抗,都建议投降。所以,鲁肃邀请诸葛亮同赴东吴,说服孙权出兵。诸葛亮到东吴以后,孙权帐下的谋士,都来和他辩驳。张昭是谋士中的领袖,他带着责问的口气对诸葛亮说:“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先生居住在隆中的时候,时常拿自己来比喻战国时的管仲、乐毅。管仲相桓公,使桓公成为诸侯的盟主,乐毅替燕出兵伐齐,攻下七十余城,现在刘备得到你之后,非但没有能够帮助他强大起来,反而失去了新野,丢弃了樊城,富阳长城吃了败仗,又逃到夏口去,像燃眉一样的急迫,你还比不上管仲、乐毅的万分之一呢!”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rán
    (1)(动)燃烧:自~|~料。(2)(动)引火点着:~灯|~香。
  • 读音:méi
    (1)(名)眉毛;生在眼眶上缘的毛。(2)(名)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批。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jí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

与燃眉之急相关的成语

与燃眉之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