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fēng

jìn

风禾尽起

成语意思

    • 解释:

      《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后以“风禾尽起”为顺应天心,得到天助的出典。

    • 出处:

      《书·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 语法:

      风禾尽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示例:

      如必不得已,则请去监国之号,仍以醇亲王暂行摄政,以示贬损,如诸臣带罪图功之例。衮衣东归,风禾尽起。此上策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

出处

    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佚名·《书·金縢》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毅然担起摄政的重任,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成王。 然而,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他们心生不满,认为周公旦的摄政是篡权夺位,于是勾结外部势力,发动叛乱。周公旦以铁腕手段,迅速镇压了这场叛乱,维护了周朝的安定。 但是,周成王毕竟年幼,对于外界的流言蜚语深信不疑,开始怀疑周公旦的忠诚。一日,天空突然降下大雷电,狂风呼啸,禾苗尽倒,大树被连根拔起,百姓们惊恐万分,认为这是天意示警。 周成王更加忧心忡忡,认为这必定是上天对周公旦摄政的不满。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但大家都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周公旦站了出来。他镇定自若,对周成王说:“大王,请放心。臣虽不才,但愿以一身之力,祈求上天收回雷霆之怒,恢复风调雨顺。” 说完,周公旦亲自出城,来到郊外的祭坛之上。他焚香祷告,向天地神明陈述自己的忠诚和无奈。一时间,祭坛之上香烟缭绕,一片肃穆。 突然,天空之中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但是,这风与之前的狂风不同,它吹过之处,倒伏的禾苗竟然慢慢竖起,仿佛有神力相助。周成王和群臣们看到这一幕,都惊讶不已。 不久之后,大雨倾盆而下,滋润了干涸的土地。风雨过后,天空放晴,阳光普照大地。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看到倒伏的禾苗已经全部竖起,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周成王看到这一幕,终于明白了周公旦的忠诚和神力。他亲自来到郊外迎接周公旦回城,并向他道歉。从此之后,周成王对周公旦深信不疑,国家也重归安定。 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周朝,人们纷纷称颂周公旦的忠诚和神力。后来,“风禾尽起”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的情况。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
  • 读音:hé
    (1)(名)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2)(名)古书上指粟。
  • 读音:jìn,jǐn
    jìnjǐn1.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4. 都,全:尽然
  • 读音:qǐ
    [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与风禾尽起相关的成语

与风禾尽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