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í

dōng

yuè

十冬腊月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 语法:

      十冬腊月作宾语、定语;指冬天。

    • 示例:

      老舍《正红旗下》:“到十冬腊月,她要买两条丰台暖洞子生产的碧绿的、尖上还带着一点黄花的黄瓜,摆在关公面前。”

    • 英语:

      the cold months of the year

    • 反义词:

      五黄六月

出处

    运涛很会讲故事,不论十冬腊月大雪天,新年正月的暇闲日子,老是有一群姑娘小子,挤在严志和的小北屋里,来听运涛讲故事。

    -----现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读音:dōng
    (1)(名)一年的第四个季节:~季。(2)姓。(3)(拟)敲鼓或敲门等声音:鼓声~~。
  • 读音:là,xī
    làxī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3. 姓。1. 干肉:“噬腊肉,遇毒。”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 读音:yuè
    (1)(名)月球;月亮。(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3)(形)每月的:~刊|~产量。(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与十冬腊月相关的成语

与十冬腊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