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wèi

ér

ài

zhī

畏而爱之

成语意思

    • 解释:

      畏:惧怕。指又怕又爱。

    •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出处

    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wèi
    (1)(形)害怕(2)(动)畏惧。(3)(动)佩服。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ài
    (1)(动)对人和事物有很深的感情(2)喜欢;喜好:~游览|~看电影。(3)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的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说|铁~生锈。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与畏而爱之相关的成语

与畏而爱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