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róng

义不容辞

成语意思

    • 义不容辞解释: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义不容辞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 义不容辞语法:

      义不容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义不容辞示例: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 义不容辞英语:

      The sense of duty admits of no excuse.

    • 义不容辞日语:

      道義上(どうぎじょう)拒否(きょひ)できない

    • 义不容辞俄语:

      не впрáве отказáться<неукоснительный>

    • 义不容辞其他:

      <德>etwas auf keinen Fall ablehnen dürfen<法>se voir dans l'obligation d'accepter une responsabilité

    • 义不容辞近义词:

      义无反顾、匹夫有责、理所当然、当仁不让、无可规避、责无旁贷、见义勇为、刻不容缓

    • 义不容辞反义词:

      推三阻四、临难苟免、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出处

    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

    -----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割据势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曹操势力较大,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连孙抗曹,并将计就计,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加强了刘孙联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孙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孙权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刘备也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决定再次亲率大军南征,遂发兵三十万,长驱直入江南。孙权得到消息后,急忙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谋士张昭说:刘备曾受恩于鲁肃,可以派人到鲁肃那里,让他抓紧时间给刘备写信,请刘备出兵共同抗曹。刘备是我们东吴的女婿,让他出兵助吴,对他来说应是义不容辞的。如果刘备能前来援助,江南便无祸患了。   孙权同意了张昭的建议,让鲁肃写信给刘备。刘备接到鲁肃的信以后,立即派人请来诸葛亮进行商量,并给鲁肃回了一封信,让他转告孙权,不用担心,刘备自有退兵的计策。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róng
    [ róng ]1. 包含,盛(chéng):容器。容量(liàng)。容积。容纳。无地自容。2.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3.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
  • 读音: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3)(动)告别:~行。(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与义不容辞相关的成语

与义不容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