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uán

zhī

shuǐ

běn

zhī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意思

    • 解释: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出处: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语法: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宾语;指没有基础的事物。

    • 示例:

      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实践论》)

    • 英语:

      (like) water without a source,or a tree without roots

    • 俄语:

      как река без истоков,как дерево без корней

    • 近义词: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出处

    犹衣服之有冠冕(帽子),木水之有本原(源)。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uán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2)(名)来源:货~|资~。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shuǐ
    (1)(名)水。(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3)河流:汉~。(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5)(~儿)稀的汁:药~。(6)指附加的费
  • 读音: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5)(名)本来;原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mù
    (1)(名)树木:伐~|果~。(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4)(名)棺材:棺~|行将就~。(5)(Mù)姓。(6)(形)质朴

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关的成语

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