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语法:逼上梁山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示例: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鼻端生火 bí duān shēng huǒ
解释:以之形容马行疾速。出处: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语法:鼻端生火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示例:西家骁骑绕如龙,鼻端生火耳生风。元·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鼻塌脣青 bí tā chún qīng
解释:形容脸部伤势严重。出处: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脣青,简直不成模样。”避坑落井 bì kēng luò jǐng
解释: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出处:《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语法:避坑落井连动式;作补语;形容人不能避免受害。示例:他避坑落井,还是逃不脱厄运避凉附炎 bì liáng fù yán
解释:谓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母,小人也,避凉附炎,且其性残虐。”语法:避凉附炎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势利。避强打弱 bì qiáng dǎ ruò
解释: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出处:见“避强击惰”。语法:避强打弱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示例: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等等。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解释: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语法:避强击弱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示例: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避让贤路 bì ràng xián lù
解释: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语法:避让贤路作谓语;指人让贤。反义词:尸位素餐避影敛迹 bì yǐng liǎn jì
解释: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出处: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镱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语法:避影敛迹作谓语、宾语;指隐藏自己。臂有四肘 bì yǒu sì zhǒu
解释:比喻不凡的相貌。出处:《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语法:髀肉复生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示例: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泪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比肩继踵 bǐ jiān jì zhǒng
解释: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语法:比肩继踵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示例: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十分热闹。比肩接踵 bǐ jiān jiē zhǒng
解释: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出处: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语法:比肩接踵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示例:张平《抉择》:“比肩接踵、项背相望。”比肩随踵 bǐ jiān suí zhǒng
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出处:《韩非子 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语法:比肩随踵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解释: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出处:晋 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语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示例: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比物丑类 bǐ wù chǒu lèi
解释: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出处:《礼记 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语法:比物丑类作谓语;指进行排比归纳。示例:则知三代语言,汉人犹难遍识,愿学者‘比物丑类’以求之。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解释: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出处:《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语法:比翼双飞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并肩前进。示例: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比翼双飞。秕言谬说 bǐ yán miù shuō
解释:秕:坏,不良的;谬:错误。错误的言论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论三从》:“秕言谬说,自相矛盾。”语法:秕言谬说作主语、宾语;指错误的言论。俾昼作夜 bǐ zhòu zuò yè
解释: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出处:《诗经 大雅 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语法:俾昼作夜连动式;作谓语;形容不分昼夜干某事。示例:乡下人家不比上海,是通宵达旦,俾昼作夜的。(《晚清文学丛钞 情变》第四回)笔底超生 bǐ dǐ chāo shēng
解释: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出处:苏雪林《闲话战争 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语法:笔底超生作谓语、定语;指尽可能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