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shuāng

guǎn

xià

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

拼音:shuāng guǎn qí xià

注音:ㄕㄨㄤ ㄍㄨㄢˇ ㄑ一ˊ ㄒ一ㄚˋ

词性: 成语

结构: (左右) (上下) (上下) (独体)

双管齐下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双管齐下shuāngguǎn-qíxià

    (1) 指同时并用两管笔作画,比喻两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paint a picture with two brushes at the same time;do two things at a time
  • 引证解释:

    ⒈ 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语本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茅盾《子夜》八:“他有了这样的盘算:如果李壮飞的话可靠,那岂不是胜似何慎庵的‘钻狗洞’么?当然双管齐下是最妥当的了。”
    老舍《四世同堂》五:“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是双管齐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

  • 国语词典:

    唐代张璪善画松,能手握双管,一管画生枝,一管画枯干。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张璪》。后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时采用两种办法。

  • 网络解释:

    双管齐下 (成语)

  • 双管齐下是一个成语,拼音是shuāng guǎn qí xià,指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 成语解释:

    解释: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语法:双管齐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示例: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毛泽东《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英语:work along both lines日语:両方で同時(どうじ)に進めること俄语:предпринимáть меры в двух направлениях其他:<德>zwei Sachen zur gleichen Zeit verrichten<法>employer simultanément deux moyens pour atteindre un même but近义词: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左右开弓反义词:另起炉灶...

    查看更多

  • 1、学习语文应该听与写双管齐下,收效才快。
  • 2、政治自由与物质进步必须双管齐下。
  • 3、张校长一手抓思想,一手抓教学,双管齐下,把学校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 4、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
  • 5、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6、学习书法可以毛笔字跟硬笔字双管齐下一起练。
  • 7、为求儘快通知对方,我们又打电话,又寄信,双管齐下地进行。
  • 8、国际争端,大都需要外交与政治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才能解决。
  • 9、这个疗程包括外科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及贺尔蒙处方,双管齐下,将可实质将她身体的骨架冻结在目前的大小。 ...

字义分解

  • 读音: shuāng
    [ shuāng ]

    (1)(形)一对;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

    (2)(名)用于成对的东西:买~袜子。

    (3)(形)偶数的(跟“单”相对):~号。

    (4)(形)加倍的:~料|~份。

    (5)姓。

  • 读音: guǎn
    [ guǎn ]

    (1)(名)(~儿)管子:钢~|气~儿。

    (2)(名)吹奏的乐器:~弦乐。

    (3)(名)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晶体~。

    (4)(量)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毛笔。

    (5)(Guǎn)姓。

    (6)(动)管理:~帐|她能同时~十台机器。

    (7)(动)管辖:这个县~着十几个公社。

    (8)(动)管教:~孩子。

    (9)(动)担任(工作):我~宣传;你~文体。

    (10)(动)过问:~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

    (11)(动)保证;负责供给:~保|不好~换|~吃~住。

    (12)〈口〉(介)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他叫小胖子。

    (13)(连)〈方〉不管;无论:这几十万棵果树是社里的财产;~什么也不能让它受到损失。

  • 读音: qí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 读音: xià
    [ xià ]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