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髻子>

髻子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髻子

髻子

拼音:jì zǐ

注音:ㄐ一ˋ ㄗˇ

结构: (上下) (独体)

髻子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发髻。

    喻指山峰。

  • 引证解释:

    ⒈ 发髻。

    宋秦观《临江仙》词:“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
    《水浒传》第二八回:“﹝军人﹞又带个篦头待詔来,替武松篦了头,綰个髻子,裹了巾幘。”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二:“她把它结成一个小小的可笑的髻子,顶在后脑上,显得安置的不是地方。”

    ⒉ 喻指山峰。

    清朱彝尊《题沉上舍<洞庭移居图>》诗之五:“湿银三万六千顷,雨点青螺髻子浓。”

  • 国语词典:

    挽束在头顶上的发结。

  • 网络解释:

    髻子

  • 髻子,中国古代妇女发式,或名缬子髻。始自两普。此髻式,在晋惠帝元康中(291—300),有妇人结发,髻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化之。

字义分解

  • 读音: jì
    [ jì ]

    (名)梳在头顶上的发结:高~。

  • 读音: z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