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支拨>

支拨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zhī

支拨

支拨

拼音:zhī bō

注音:ㄓ ㄅㄛ

结构: (上下) (左右)

支拨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调拨;调遣。

  • 引证解释:

    ⒈ 调拨;调遣。

    宋欧阳修《乞放行牛皮胶鳔》:“亦曾闻奏及申三司,乞自京师支拨。”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谁做先锋,谁做合后,师父支拨军马,众将听令也。”
    清夏燮《中西纪事·漏厄本末》:“始自江苏之上海,定以每箱二十四两,以二十两归入军需支拨,四两作为办公费用。”

  • 国语词典:

    支配、分拨。

  • 网络解释:

    支拨

  • 支拨,古语,出自于 《乞放行牛皮胶鳔》。

字义分解

  • 读音: zhī
    [ zhī ]
    [ zhī ]

    1.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支付。

    4.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一支笔。

  • 读音: bō
    [ bō ]

    (1)(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

    (2)(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

    (3)(动)掉转:~转马头。

    (4)(~子、~儿)(量)用于人的分组;伙:轮~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