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桃符>

桃符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áo

桃符

桃符

拼音:táo fú

注音:ㄊㄠˊ ㄈㄨˊ

结构: (左右) (上下)

桃符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桃符táofú

    (1) 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贴春联

    peach wood charms hung on the gate during lunar New Year

    (2) 借代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以为能压邪。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唐韦璜《赠嫂》诗:“案牘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把桃树锯做桃符,钉在门上,着他两个替我管门户。”
    郭沫若《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文学不是些鬼画桃符的妖怪文字。”

    ⒉ 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其后书写于纸上,称为春联。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 钟馗 、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冰心《三寄小读者》六:“每到新春季节,总会看见人家门口贴的红纸春联,上面有的写着:‘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桃符就是春联的别名。”
    亦作“桃符板”。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门对》:“桃符板,即今门对,古当有之,其事始於五代见记载耳。”

  • 国语词典:

    古代相传有神荼、郁垒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时于门旁设两块桃木板,上面书写二神之名或画上其图像,用以驱鬼避邪。

  • 网络解释:

    桃符 (词语概念)

  •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字义分解

  • 读音: táo
    [ táo ]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 读音: fú
    [ fú ]

    1.符节:兵~。虎~(虎形的兵符)。

    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

    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他所说的与事实不~。

    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画了一张~。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