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一团>

一团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uán

一团

一团

拼音:yī tuán

注音:一 ㄊㄨㄢˊ

词性: 数量词

结构: (独体) (全包围)

一团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表数量。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

    表数量。一堆。

    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历代不同。

    表数量。一股。

    古代的一个地方居民组织。

    表数量。一片。

  • 引证解释:

    ⒈ 表数量。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

    唐白居易《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於人。”
    宋陆游《岁暮》诗之四:“噉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团丝。”

    ⒉ 表数量。一堆。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马頷繫朱缨,栲栲来大一团火。”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
    茅盾《子夜》四:“﹝她﹞猛的在阿金肩头咬了一口,扭成一团打起来。”

    ⒊ 表数量。一片。

    唐戎昱《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诗:“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清李渔《凰求凤·媒间》:“我只説他替我娶亲,是一团好意。”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回想过去时代,凡是游览地方、公共场所,往往一片凌乱,一团肮脏。”

    ⒋ 表数量。一股。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张金凤见何玉凤虽是在那里默坐不语,眉宇之间却露着一团怒气。”

    ⒌ 古代的一个地方居民组织。

    《隋书·食货志》:“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
    《续通典·食货七》:“周世宗显德五年,詔诸道州府令团併乡村,大率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

    ⒍ 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历代不同。 隋代骑兵以十队为一团,每队百人;步兵以二十队为一团。见《隋书·礼仪志三》。 清末新军制直至解放前,团皆隶属于旅,而亦常有变化。今一般隶属于师,一团下辖若干营。

  • 国语词典:

    一堆。

  • 网络解释:

    一团

  • 词目:一团
  • 拼音:yī tuán
  • 1、在一团毛绒绒的的苔藓里,美洲黑蛇产下了卵。
  • 2、你把一团雪捏紧,雪就黏合成雪球。
  • 3、灶台里燃烧着一团舒适温馨的火焰。
  • 4、铠丽把魔法杖一挥,半空中的银桥化作一团绿色,隐入杖上的绿晶石里。
  • 5、棉桃绽开了,露出一团团雪白的棉花。
  • 6、身上一团孩子气,独耸孤阳,腰间一道木樨香,合成众唾。
  • 7、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无奇不有。
  • 8、这一路行来,已有不少人横竖倒下,或倒成一团有些人形体虽然还没倒下,内心却已倾向世俗。
  • 9、张盛是性情中人,敬酒必干,不一会就和几个年轻的小伙划打成一团。
  • 10、一时间,人喊马嘶,牛吼车响,路上更
...

字义分解

  • 读音: yī
    [ yī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读音: tuán
    [ tuán ]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