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拍砖>

拍砖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pāi

zhuān

拍砖

拍砖

拼音:pāi zhuān

注音:

结构: (左右) (左右)

拍砖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指提意见、批评、点评等等。


  • 引证解释:

    北魏永安年间(528-530),庄帝的母舅,太傅李延寔被任命为长安刺史,临行前向庄帝辞行。庄帝对他说:“长安地方有‘怀砖’的风俗,世人号称难治。舅舅此去可要小心从事,别辜负了朝廷的委托。”当时,黄门侍郎杨宽站在庄帝旁边,不明白“怀砖”是什么意思,下来后私下里向舍人温子升请教。温子升说:“我听人讲,庄帝的哥哥彭城王做长安刺史时,曾询问当地风俗,有位从长安来的宾客说:‘秦地的百姓风俗浅薄,喜欢高谈阔论,追逐名利钱财。凡新太守初次上任,他们都怀揣砖头,俯首叩头,以表示赞美欢迎之意;一旦被人接替离任归京,便用砖头砸他。’这是说长安人拥护和反对一个人的态度,就像翻转手掌一样变化快速。怀砖一词的意义就是由此产生的。”如今“拍砖”的风气,源出于彼,是陕西人的专利。今人创造词汇的想象力,其实古已有之。其具体操作,不过是将原来揣在怀里的砖头,拿到网络上来乱砸一通罢了。

  • 网络解释:

    “拍砖”起初主要是用在论坛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解释为:“〈动〉,在BBS(电子公告板)上发表批评他人的文章。”论坛中当某人发起一个话题,即发一个“主帖”,其他人的回复就叫作“跟帖”。回帖越来越多,就像盖起一座楼一样越来越高,所以把“主帖”的发布者叫作“楼主”,其余人的跟帖行为称作“盖楼”。众所周知,实际生活中的“楼”一般是用“砖头”盖起来的。砖头既可盖楼,也可砸人。在跟帖中持反对、批评意见,就像是用砖头砸人,故称为“拍砖”。

字义分解

  • 读音: pāi
    [ pāi ]

    (1)(动)用手掌拍打:~打|~手。

    (2)(动)浪涛冲击:惊涛~岸。

    (3)(名)(~子、~儿)拍打东西的用具:蝇~儿。

    (4)(名)(~子)音乐中;计算音乐历时长短的单位:合~|节~。

    (5)(动)拍摄。

    (6)(动)发(电报)等。

    (7)(动)〈口〉拍马屁:溜须~马。

  • 读音: zhuān
    [ zhuān ]

    (1)(名)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块|~坯|~头|~瓦|~窑。

    (2)(名)形状像砖的东西:茶~|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