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文彩>

文彩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wén

cǎi

文彩

文彩

拼音:wén cǎi

注音:ㄨㄣˊ ㄘㄞˇ

结构: (独体) (左右)

文彩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文彩wén cǎi

    (1) 错杂艳丽的色彩

    rich and bright colours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literary talent and grace
  • 引证解释:

    ⒈ 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蜀人织锦初成,必濯於江水,然后文綵焕发。”

    ⒉ 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参见“文采”。见“文采”。

    《史记·货殖列传》:“齐带山河,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鱼盐。”
    《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兄弟皆篤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綵。”

  • 国语词典:

    绚丽、华美的颜色。《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光明熠爚,文彩璘班。」《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只见东南上有一只五色鸟飞来库藏屋顶住著,文彩辉煌,百鸟喧噪,弥天而来。」也作「文采」。

  • 网络解释:

    文彩

  • 文彩,汉语词汇。
  • 拼音:wén cǎi
  • 释义:(1).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2).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
  • 1、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 2、读书足以怡情,文彩藻饰太盛则矫。
  • 3、这是一篇文彩四溢的文章。
...

字义分解

  • 读音: wén
    [ wén ]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读音: cǎi
    [ cǎi ]

    (1)(名)颜色:五~|~云。

    (2)(名)彩色的丝绸:剪~|张灯结~。

    (3)(名)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

    (4)(名)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

    (5)(名)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

    (6)(名)对剧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活。

    (7)(名)负伤流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