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白屋>

白屋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bái

白屋

白屋

拼音:bái wū

注音:ㄅㄞˊ ㄨ

结构: (独体) (半包围)

白屋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以干茅草覆盖的房屋。指贫穷人家住的房子。
    2.涂饰成白色的屋子。
  • 引证解释:

    ⒈ 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

    《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尧白屋。”
    《汉书·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
    颜师古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白屋》:“古者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画,是为白屋也已。”
    元李翀《日闻录》:“白屋者,庶人屋也。 《春秋》:‘丹桓公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堊,大夫苍士黈黄色也。按此则屋楹循等级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
    清李渔《玉搔头·缔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认做青云贵客了。”

    ⒉ 指平民或寒士。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将军辅翼幼君,将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今士见者皆露索、挟持,恐非周公辅相成王之礼,致白屋之意也。”
    《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
    李贤注:“白屋,匹夫也。”
    《新唐书·张玄素传》:“周公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周公之人哉?”
    明何景明《寿许司马》诗:“不屈朱门贵,能怜白屋贫。”
    康有为《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⒊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

  • 国语词典:

    以干茅草覆盖的房屋。指贫穷人家住的房子。

    如:「林间那栋白屋就是他的家。」

  • 网络解释:

    白屋 (汉语词汇)

  • 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例:三公有司,或由穷巷,起白屋,裂地而封);也指平民(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字义分解

  • 读音: bái
    [ bái ]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读音: wū
    [ wū ]

    (1)(名)房子:~顶|~脊。

    (2)(名)房间: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