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剡纸>

剡纸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shàn

zhǐ

剡纸

剡纸

拼音:shàn zhǐ

注音:ㄕㄢˋ ㄓˇ

结构: (左右) (左右)

剡纸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 引证解释:

    ⒈ 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唐舒元舆《悲剡溪古藤文》:“洎东雒西雍,歷见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
    唐皮日休《二游诗·徐诗》:“宣毫利若风, 剡纸光与月。”

  • 网络解释:

    剡纸

  • 剡纸,浙江传统名纸,亦称“剡藤”、“溪藤”。唐、宋时,越中多以古藤制纸,故名“藤纸”。剡纸的主要特色是薄、韧、白、滑,因而也被称为“玉叶纸”。由于其白和韧的特点,剡纸不但是书写上品还可用来制帐、制被。

字义分解

  • 读音: yǎn,shàn
    [ yǎn,shàn ]

    1. 尖,锐利:“曾枝剡棘”。

    2. 削,刮:剡木为楫。

    1. 〔剡溪〕水名,在中国浙江省。

  • 读音: zhǐ
    [ zhǐ ]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