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龙抬头>

龙抬头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lóng

tái

tóu

龙抬头

龙抬头

拼音:lóng tái tóu

注音:ㄌㄨㄥˊ ㄊㄞˊ ㄊㄡˊ

结构: (独体) (左右) (独体)

龙抬头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农历二月二日。古中和节。传说此日安眠了一冬的龙抬起头来。

  • 引证解释:

    ⒈ 农历二月二日。古中和节。传说此日安眠了一冬的龙抬起头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餘饼,薰牀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龙抬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
    亦作“龙抬头”。 《陕北民歌选·揽工调》:“二月里来龙抬头,长工短工通出牛,前晌把地耕呀,后晌把粪送,到夜晚还要切草喂牲灵。”

  • 国语词典:

    阴历二月初二。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龙抬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

  • 网络解释:

    龙抬头 (中国传统风俗)

  •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二月二,龙抬头”,古代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 二月二,在中国南方地区,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字义分解

  • 读音: lóng
    [ lóng ]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读音: tái
    [ tái ]

    (1)(动)往上撬:~秤|~价。

    (2)(动)共同用手或肩抬东西:~筐|~柜。

    (3)(名)抬杠。

  • 读音: tóu,tou
    [ tóu,to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