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金箔>

金箔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jīn

金箔

金箔

拼音:jīn bó

注音:ㄐ一ㄣ ㄅㄛˊ

结构: (上下) (上下)

金箔的意思

  • 词语解释:

    亦作“金薄”。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金薄”。黄金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或佛像等。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寺内佛事皆是石像,装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鏤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鬢。”
    唐张鷟《游仙窟》:“珠绳络翠衫,金薄涂丹履。”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

  • 国语词典:

    以金制成的薄片或涂上金粉的纸片。多用来贴饰佛像或包在各种器物外面。

  • 网络解释:

    金箔

  • 金箔:金箔
  • 金箔:中药

字义分解

  • 读音: jīn
    [ jīn ]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读音: bó
    [ bó ]

    (1)(名)用竹、苇子或秫秸编成的帘子。

    (2)(名)蚕箔。

    (3)(名)金属薄片的纸(迷信的人在祭祀时当做纸钱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