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六体>

六体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liù

六体

六体

拼音:liù tǐ

注音:ㄌ一ㄡˋ ㄊ一ˇ

结构: (独体) (左右)

六体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
    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指六书。
    《尚书》的六种文体。
    《易》卦的六爻。
    人的头﹑身和四肢。
    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参阅清胡渭《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 引证解释:

    ⒈ 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 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

    ⒉ 指六书。参见“六书”。

    《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唐贾公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

    ⒊ 《尚书》的六种文体。

    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训,曰誥,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⒋ 《易》卦的六爻。

    《左传·闵公元年》:“《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从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
    《汉书·律历志上》:“阴阳比类,交错相成,九六之变登降於六体。”
    汉焦赣《易林·遯之师》:“坚固相亲,白篤无患,六体不易,执以安全。”

    ⒌ 人的头、身和四肢。

    《汉书·翼奉传》:“天变见於星气日蚀,地变见於奇物震动。所以然者,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臧六体,五臧象天,六体象地。故臧病则气色发於面,体病则欠申动於貌。”
    南朝宋鲍照《药奁铭》:“二脂六体,振衰返华。”

    ⒍ 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 秀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参阅清胡渭《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 国语词典:

    书经的六种文体。指典、谟、训、诰、誓、命。

  • 网络解释:

    六体

  • 1.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 2.指六书,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篆书,燕书。
  • 3.《尚书》的六种文体。
  • 4.《易》卦的六爻。
  • 5.人的头﹑身和四肢。
  • 5.晋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制图之标识体例有六:一﹑分率﹐计里画方;二﹑准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数;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险曲折之别。秀图今不传﹐《晋书.裴秀传》录《图序》全文。参阅清胡渭《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 书 体
  • 点 画
  • 结 构
  • 取 势
  • 运 笔
  • 起 笔
  • 收 笔
  • 折 笔
  • 篆书体
  • 没变化
  • 右上
  • 没变化
  • 藏锋
  • 回锋
  • 不停
  • 楷书体
  • 有变化
  • 右上
  • 有变化
  • 藏锋
  • 回锋
  • 停顿
  • 隶书体
  • 有变化
  • 右上
  • 有变化
  • 藏锋
  • 回锋
  • 停顿
  • 行书体
  • 有变化
  • 变化
  • 有变化
  • 变化
  • 变化
  • 不停
  • 草书体
  • 有变化
  • 变化
  • 有变化
  • 变化
  • 变化
  • 不停
  • 燕书
  • 有变化
  • 右下
  • 有变化
  • 露锋
  • 不回锋
  • 不停

字义分解

  • 读音: liù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读音: tǐ,tī
    [ tǐ,tī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