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搪瓷>

搪瓷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áng

搪瓷

搪瓷

拼音:táng cí

注音:ㄊㄤˊ ㄘˊ

词性: 名词

结构: (左右) (上下)

搪瓷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搪瓷tángcí

    (1) 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结在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作为装饰或保护层,或作为彩饰的基底

    enamel
  • 引证解释:

    ⒈ 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万全《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种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们一眼。”

  • 国语词典:

    一种工艺品。金属表面熔合一层珐瑯的器件。将石英、长石、硼砂、碳酸钠等矿物原料,经高温熔制成珐瑯后,涂抹在以低碳薄钢板冲压成各式的器皿胚胎上,等干燥后送入炉内焙烧。质地坚硬具光泽性,能耐强酸、溶剂腐蚀及防锈,所以这种技术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医疗器皿、工业设备上。

  • 网络解释:

    搪瓷

  • 搪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áng cí,又称珐琅,是将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

字义分解

  • 读音: táng
    [ táng ]

    (1)(动)抵挡

    (2)(动)搪塞。

    (3)(动)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瓷器中:~瓷|~灶。

    (4)(动)同“镗”。

  • 读音: cí
    [ cí ]

    (名)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而脆;色白或微黄;比陶质细致。

与搪瓷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