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叹的意思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
⒈ 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引《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晋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肃雍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清谭嗣同《报刘淞芙书》二:“蔚庐先生固稍逊,然称心而言,絶无依傍,一唱三叹,局度雍容。”
一人唱歌,三人应和。《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也作「三叹」、「一唱三叹」。
他吟诵着李白的诗句,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真可谓一倡三叹,令人陶醉。
这段昆曲表演,唱腔悠扬,身段婀娜,加上剧情的跌宕起伏,引得观众一倡三叹,掌声不断。
听着老者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大家的心情也随之起伏,时而激动,时而感慨,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得一倡三叹。
这篇文章立意深刻,语言精炼,读来发人深省,令人一倡三叹,回味无穷。
他的画作,笔墨淋漓,意境深远,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让人观之,不禁一倡三叹。
这首古琴
字义分解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1)(动)叹息。
(2)(动)吟哦:咏~。
(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