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孝子>

孝子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xiào

孝子

孝子

拼音:xiào zǐ

注音:ㄒ一ㄠˋ ㄗˇ

词性: 名词

结构: (上下) (独体)

孝子的意思

  • 词语解释:

    孝子xiàozǐ

    (1) 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dutiful son

    (2) 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son in mourning
  • 引证解释:

    ⒈ 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唐韩愈《复仇状》:“盖以为不许復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冰心《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

    ⒉ 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復生然。”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初, 恪将征淮南,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詰问,孝子曰:‘不自觉入。’”
    《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元徽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
    《明史·礼志十四》:“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亲以下素服。”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⒊ 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

    《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⒋ 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
    《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洪武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 国语词典:

    事亲至孝的人。

    如:「孝子慈孙」、「忠臣孝子」。

  • 网络解释:

    孝子 (汉语词汇)

  • 孝顺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女。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 1、海瑞是个有名的大孝子。
  • 2、天下孝子顺孙先旌表门闾者,委所管州县各加存恤。
  • 3、我又不是他们孝子,为甚要走?我以后留在闯王大旗下感恩图报,决不三心二意。
  • 4、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 5、“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俗语贯穿了我们的童年。
  • 6、那就做她男闺蜜,双鱼女她个性犹豫,优柔寡断,但是她人真的不赖,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那你喜欢她,就做她的守护者,对她很温柔,很暖心,就可以打动她。还有,双鱼是出了名的孝子,她们还是会以父母的想法为先
  • 7、从此以后直到现在,五眼井村的孝子特别多,扶正压邪,健康向上的乡气蔚然成风。
  • 8、伯奇指的是古代孝子。
  • <
...

字义分解

  • 读音: xiào
    [ xiào ]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

  • 读音: z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