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字典>汉语词典>拼音查词>鞭尸>

鞭尸怎么读,意思,造句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biān

shī

鞭尸

鞭尸

拼音:biān shī

注音:ㄅ一ㄢ ㄕ

词性: 动词

结构: (左右) (独体)

鞭尸的意思

  • 词语解释: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
  • 引证解释:

    ⒈ 见“鞭尸”。亦作“鞭尸”。参见“鞭墓”。

    《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 唐元稹《楚歌》之三:“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清顾炎武《子胥鞭平王之尸辨》:“而《季布传》亦言:‘此伍子胥所以鞭平王之墓也,’盖止于鞭墓,而传者甚之以为鞭尸,使后代之人,蔑弃人伦,讐对枯骨。”

  • 国语词典: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参见「鞭尸」条。

  • 网络解释:

    鞭尸

  • 鞭尸是一项古老的行为,以侮辱死者为目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鞭尸者是伍子胥

字义分解

  • 读音: biān
    [ biān ]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

  • 读音: shī
    [ shī ]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