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核的意思
⒈ 亦作“刻核”。苛刻。
引《南史·恩倖传·吕文显》:“文显临事以刻覈被知。”
宋苏轼《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
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閲书之道在於恕,不恕则刻覈锻鍊之患生。”
金一《文学观》:“夫谓语必已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
字义分解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